人類生活在往自由方向衝刺,教育呢?

深夜在便利商店買一碗關東煮當消夜,散步的時候透過手機聆聽音樂,縮在被窩裡從網路商城下單…對現代都會年輕人而言,這一切再也熟悉不過。我們似乎已經無法想像,日子曾經並不是這樣。時代的轉變總是如此:在變化之前,沒人想像得到,說出來都像神話;等到變化真實發生了,人人卻視它為理所當然。相似的事,很可能將發生在:教育。

「自由」

教育究竟要如何自由?這件事我們稍後細談,先讓我們來仔細看看吃飯、音樂、購物這三項人類活動在二十世紀發生了什麼樣的釋放,教育的走向也就不言可喻了。

吃飯、音樂、購物,從時間、空間、人物的囚禁中釋放

吃飯這件事,在二十世紀被釋放了 – 從時間、空間、人物的限制之中被釋放。現代人隨時可以吃,在哪裡都可以吃,不必身旁有大媽和廚師也可以吃。或者到超商購買,或者加熱冷凍食品,或者叫外送,任何人都可以輕輕鬆鬆吃得非常營養飽足。

同樣地,在錄音、撥放、音訊傳輸等科技發明之前,沒有任何人能自由自在地聽音樂。即使是權傾歐洲的法國皇帝,也只有在皇宮演奏廳裡,樂師齊聚演奏的時刻,才聽得到美妙的舞曲。樂師奏罷,音樂就消散在空氣之中,無法重複,也無法保留。無論權位多高,皇帝在打獵的路上想聽首音樂,也絕無可能。

今天,我一邊打字,一邊從 YouTube 聽著披頭四 1964 年在華盛頓演唱會的現場錄音。即使已經事隔五十年,即使披頭四之中有兩人已經仙逝,但今日,不花費我分毫金錢,音符重現在我的耳畔,清晰如昨。我去上廁所的時間,還恭敬地按了暫停,等我回來後再繼續聆聽。

購物這件事亦然。過去,購物受到嚴苛的限制:所有的顧客和商家(人),要在每月的同一天(時),出現在一個市集(地),才可能販售和購物。沒有在正確時間、地點出現的貨物、商家、顧客,就斷然被排除在購物與買賣的權利之外。哭天天不應,叫地地不靈。

早就可以釋放的教育,仍然以囚禁的模式運作

發生在吃飯、音樂、購物這三件事情上的改變,給人類帶來了大量的便利與福祉,這就叫「進步」,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光榮篇章。

然而,教育呢?

在不久之前,教育的實況,仍然嚴嚴實實地被囚鎖在特定的地點、時間、人物情境之下。

要接受教育,每天得定時 7:30 踏進學校的四面圍牆之中,和三十來個同學坐在某個教室裡,往往連哪個屁股坐在哪張椅子上也被死死規定。9:10 上課鐘一打,數學老師走進教室,你就不准讀英文,不准就是不准。10:00 下課鐘一打,數學老師走出教室,你就無法繼續學數學,連門都沒有。學得快的科目想學深一點,不可能;不擅長的科目想學得慢一點,不可能;因為老師教這班學生只能有一個進度。

教育的走向,(幾乎)只有一種可能

三十年後,教育會走向吃飯、音樂、購物的路,鬆脫時間構成的鐐銬,解散空間打造的牢房,拆卸一切因人物而設置的鐵欄嗎?

或者,三十年後,教育仍會維持過往的形態。學生在何時、何地、學什麼、怎麼學、向誰學、和誰一起學,仍然無法自主。被安排了就無法變更; 只要想變更就被視為找碴、惡劣?

其實,答案很明顯了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一切的生命都有一個相同特性:厭惡囚禁 — 而人類也是生命之一。你要讓任何生命脆弱萎縮的最好方法就是囚禁他 — 這也是我們對待肉雞、肉豬、肉牛、刑事犯的作法。

我們用「囚禁」的方式進行學習,正在發生變化。這項改變,將會來自教育改革家的推動,或是來自教育部官員的德政?也許都不是。

造成改變的來源,下一篇文章告訴你。

返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