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時可以「已讀不回」?商務溝通的禮儀,需如何把握分寸

現代辦公環境中,我們經常以訊息與電子郵件進行遠距溝通。遠距溝通情境下,「已讀不回」成為偶爾出現,甚至常常發生的現象。


最近,同事之間因為「已讀不回」而產生了些小爭執。有些人抗議:「收到訊息卻不回覆,表現出漠視,是不禮貌的行為。」但另一部分同事則不以為然,認為某些情況下,「已讀不回」是合理的。


何時可以「已讀不回」,是否有合理的判斷?


首先,我們先列出以下這些情況,「已讀不回」是預設反應,完全可以接受的。例如,對於公司內部的公告或通知,這些僅僅是提供資訊而不需要個別回應;若收到的訊息是自動通知或系統生成的訊息,也不需要人為回覆。如果與發訊者、討論群組有事先默契或約定,認為並非每條訊息都需要立即回覆,那麼「已讀不回」也是非常正常的。


在某些商務情況下,「已讀不回」是合理的選擇。例如,對方公司的行銷訊息,我方沒有回覆的義務,除非對其服務或商品有需求。


另外,若對方詢問了不該問的問題或以很無禮的方式溝通,我方已窮盡善意說明與回答的責任對方仍無理糾纏,這時候,用不回覆來表達抗議是合適的。舉例來說,若某人透過訊息傳達騷擾意味、威脅性質的訊息,這種情況下不回覆,並無不妥。


此外,若雙方之間是感情方面的試探、示好,若其中一方缺乏進一步交往的興趣,而另一方太過積極,此時,採取「已讀不回」,確實是常見的作法,無可厚非 --- 雖然有時被「已讀不回」的一方可能感到挫折。


在某些情況下,訊息可能需要稍後再回覆,但並非永遠不回覆。此時,可以先確認收到並表示稍後會完整回覆。可能的情況包括以下幾種:


非緊急訊息:如果訊息僅包含不需要立即回應的資訊,例如僅供參考或更新資料,沒有立即回應是可以接受的。可以在較方便的時間再回覆。


需要時間整理資訊:當訊息需要詳細回應或需要蒐集更多資料時,可以先確認收到並表示稍後會完整回覆。


需要時間確認或考慮:如果需要等待其他人的確認或意見才能提供完整回應,延遲回覆直到有足夠資訊是可以的。


非工作時間:如果訊息是在非工作時間或週末、假期收到的,一般來說可以等到回到工作時再回覆。


工作優先順序:在高流量的通訊環境中,優先處理緊急和重要訊息是必要的。如果訊息不是當務之急,可以等到完成較高優先級的任務後再回覆。


然而,在這些情況以外,應該要盡量避免「已讀不回」的情況。尤其是以下的情況:


緊急情況或危機處理:在緊急情況下,例如公司內部出現重大問題、客戶緊急需求或危機處理時,未能即時回應可能會導致問題擴大,造成嚴重後果。在這種情況下,「已讀不回」會被視為失職。


重要事務溝通:當同事間進行重要事務討論時,最好能及時回應表示收到和理解,或是回覆你的意見,以便讓事務溝通順利進行,達成結論,讓需要行動的人有所依循。


客戶或重要合作夥伴的詢問:對於客戶或重要合作夥伴的詢問或需求,未能及時回應會被視為不專業和不重視客戶關係,可能導致客戶流失或合作夥伴的不滿,進而影響公司的聲譽和業務發展。


團隊協作中的關鍵信息:在團隊協作中,尤其是涉及到項目進度、重要決策或緊急協作時,未能即時回應關鍵信息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和項目進度,造成不必要的延誤和問題。



追蹤【真識】: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Gen-See-Symposium-zh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enuinelySee/

https://x.com/xiychng65692724

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gen_see_symposium

https://gen-see.com/


返回上一頁